我们清楚,要是单位拖欠债权人工程款,债权人催款无果时,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偿还欠款。那么,拖欠工程款的起诉流程究竟该怎么走呢?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为您梳理的最新拖欠工程款起诉流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一、精准把握诉讼时机
企业应当找准起诉的最佳契机:
当工程款被拖欠,且涉案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并签字盖章;或者在建工程出现拖欠甚至严重拖欠的状况时,就应当迅速、准确、果断地运用法律手段,避免陷入被动起诉的局面。
二、拖欠工程款起诉详细流程
1. 审慎选择被告
在提起诉讼时,可选择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方式的任何一方或多方当事人作为被告。选择的首要准则是确保被告具备 “支付能力” 。
2. 充分准备证据资料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于周期漫长、投资巨大,且大多包含隐蔽工程,专业性极强,合同法律关系错综复杂。一旦产生纠纷,业主方常常会以质量、工期等问题进行反索赔抗辩,这无疑增加了诉讼的难度。所以,在诉讼前务必投入大量精力收集、整理和分析证据资料,要站在被告和法官的视角,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剖析,做到 “知己知彼”,切不可盲目起诉。
3. 合理确定诉讼请求
自《合同法》以及 2002 年 6 月 20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 号(以下简称《批复》)实施以来,各地已有诸多判例表明,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能够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请求提出。因此,为实现诉讼后利益的最大化,当事人在提起拖欠承包工程款诉讼时,最好同时主张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4. 明确诉讼请求范围
通过对大量案件的分析发现,当事人提起诉讼时,诉讼请求往往仅包含工程款和(或)利息,以及案件诉讼费,很少涉及违约金、律师费、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但在诉讼过程中,只要当事人能够提供有效证据,法院通常会支持上述损失和实际费用的诉求。承包方较少提出违约金、律师费等诉求,主要是因为在当下 “买方市场” 的环境下,承包方觉得发包方只要支付了工程款就已实属难得。然而,在建筑市场利润率持续走低的形势下,承包方必须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重视诉讼保全在诉讼中的关键作用
怎样确保诉讼胜诉后,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实现呢?关键的一步是要在诉前或诉讼过程中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那么,什么是诉讼保全呢?它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开始后,或者诉讼开始前,为保障将来判决能够顺利执行,对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者与本案相关的财产依法采取的各类强制性保护措施的统称。在诉讼实践中重视财产保全措施,其目的就是确保判决生效后能够顺利执行,从而真正实现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否则,法院的生效判决可能会沦为无法执行的一纸空文,当事人因胜诉而应得的利益也将无法兑现 。
四、巧妙运用工程鉴定技巧,争取有利鉴定结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证据规则”)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提出鉴定的时间应在举证期限内。这就涉及到提出鉴定的时机以及是否需要进行鉴定的技巧问题。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 若是招标中标的工程,无论采用何种计价方式,只要合同已明确约定价款一次性包死,就可视为工程造价已确定,一般无需再申请工程鉴定。
- 在争议发生前,双方已共同委托工程鉴定机构进行造价审价,或者一方委托的造价审价结果已得到另一方书面认可的,通常无需再次申请鉴定。
- 双方已就工程款达成协议,而发包方存在延迟付款情况的,可不申请鉴定。
- 可提前准备好工程款鉴定申请书,在庭前交换证据时,若发现发包方提出的工程款数额与自己核算的相差悬殊,就必须当庭提出鉴定申请;若数额相近,则可暂不提出。因为是否提出鉴定以及由谁先提出鉴定,不仅关系到鉴定费的预付问题,还会影响案件的诉讼时长。一方面,鉴定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另一方面,鉴定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从承包方实现债权的时间和利益角度考虑,应当学会巧妙运用鉴定技巧。此外,一旦承包方提出鉴定申请,就必须积极、及时地准备并收集完整的证据材料,如设计图纸、施工资料等,尤其是对己方有利、能够增加工程造价的双方签证资料,以及在履约过程中涉及工人工资上涨、材料价格波动等相关资料,及时提交给鉴定机构,以确保工程鉴定结果对己方有利。
沐川县地处四川西南边陲,幅员面积1408平方公里,人口25.6万,辖19个乡镇、196个行政村,森林覆盖率62.8%,被誉为“绿色明珠”,是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和四川省农业产业化试点县。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三个转变”,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沐川发展新跨越,2002年以来,沐川县委、县政府响应党中央“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以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构建学习型县域活动。沐川县在构建学习型县域活动中,把构建学习型县域与发展生态经济相结合,与培育区域特色文化相结合,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相结合。全县成立了构建学习型县域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精心编制了构建学习型县域总体规划,制定了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政党、政府、机关、企业、村镇、学校、社区、家庭实施方案。通过宣传引导、典型示范、完善机制、健全载体、整合资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中发展,发展中学习”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机关学习日”、“教师读书节”、“市民学习周”、“农民学习月”等学习活动蓬勃开展,从工厂到农村,从机关到社区,从学校到家庭,掀起了构建学习型县域热潮。2003年全县学习型组织的覆盖面已达到40%,学习组织达到340个。学习型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区域特色文化初具雏形,提炼出“豪迈坚韧,务实勤勉”的沐川精神。“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全县形成了“一纸一电”两大支柱产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3年,全县GDP实现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财政总征收10463万元,比上年增长2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77元。永丰公司10万吨制浆、舟坝电站建设、国道213线改造三大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16亿元。(